↓锁骨下静脉穿刺标准化病人↓
消毒铺巾操作训练模型
胸腔闭式引流标准化病人
多种穿刺叩诊仿真标准化病人
综合穿刺训练电子标准化病人
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在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手术和抢救危重患者时提供血管通道等常使用。锁骨下静脉在第1肋外侧缘续于腋静脉,沿第1肋上面,经锁骨与前斜角肌之间,向内侧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的后上方是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在锁骨与第一肋的间隙穿过,前面是锁骨,后面依次是前斜角肌、锁骨下动脉和胸膜,邻近有臂丛神经、颈内静脉、淋巴管和对侧头臂静脉等。锁骨下静脉穿刺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报道为0.3%~12%,主要表现为误入锁骨下动脉、血胸、气胸、纵隔血肿、损伤邻近神经、感染等,因此,在进行穿刺时穿刺部位就成为医生考虑的主要问题。常规锁骨下静脉穿刺多采取1952年Audaniac首创的锁骨中线锁骨下1~2 cm穿刺法,针尖指向胸骨切迹上缘,保持针干与冠状平面平行,如果骨性标识不明确,可用食指按明胸骨切迹上缘标明方向,但有一定的失败率及并发症。笔者所在科改进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采取两点定位法入路进行穿刺,左手食指按在胸骨上切迹为第一点,拇指放在胸三角沟内缘顶点与锁骨交点处为第二点,拇指外0.5~1 cm锁骨下2 cm左右处为进针点,两指尖连线为穿刺线路,穿刺针与皮肤之间成角小于30°,穿刺针进入锁骨下方后把针管向下压,并紧贴锁骨背面,再略向前进针约2 cm左右,回抽血液后,观察血液颜色、压力,判断为静脉血后插入导丝。采取二点法定位提高了成功率,二点法穿刺成功132例,成功率为94.3%,显著高于常规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成功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点法穿刺并发症较常规法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点法穿刺锁骨下静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