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6年起,我国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一制度的设立,为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孩子们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要看到,有些学校安全教育只局限于安全教育日,满足于一两次体验活动;在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存在零敲碎打、照本宣科现象,甚至以“告知书”“一封信”或“网课”来代替,看似安全教育搞得有声有色,实则走了过场。
中国青年报社曾对154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57.9%的受访家长感到孩子的安全意识不够强,68.9%的受访家长指出学校安全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中国教育学会曾发布中小学生防溺水调研数据显示,发现同伴落水后,高达30.55%的学生选择“手拉手”救人。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也反映出了当前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短板。
今年,教育部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升级”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广泛开展“七个一”主题活动,即开展“一次家庭教育公开课、一次心理健康专题教育、一次预防欺凌专题教育、一次防溺水专题教育、一次应急疏散演练、一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制作“一批安全教育资源”。这不只是时间上的延长,更是在内容和形式上作出了规范。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需要走深走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指出,中小学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此次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开展“七个一”活动,为促进学生安全教育常态化提供了有益示范。
各地中小学应像当前安排体育课那样,有计划、成系统地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标准,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普及安全知识,结合当地应急救援基地、科普场馆等优势资源,邀请消防、交警及有关专业人员组织专题培训,开展应急避险等演练,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践表明,只有通过不厌其烦的安全知识普及、一次一次深入扎实的应急避险等演练,才能让广大中小学生切实增强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