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模拟人 | 医学教学模型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 联系我们
信息搜索:
最新公告:
产品分类 Products List
  心肺复苏模拟人
  护理技能训练模型
  气管插管训练模型
  妇婴技能训练模型
  临床综合技能训练模型
  人体骨骼模型
  人体针灸模型
  人体躯干模型
  人体解剖模型
  消化呼吸系统模型
  泌尿生殖模型
  中医技能训练模型
  急救技能培训模型
  口腔护理模型
  电动医学模型
  急救器材系列
  人体解剖挂图
  医学多媒体系列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上海宸博 > 新闻动态 >
急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技能
   据有关专家介绍,有25%的死亡不是因为绝症或衰老,而是在意外事故、灾害造成的损伤中丧失了现场及时抢救的时机。如果能立即采取现场初级、徒手的心脏复苏术等急救措施,便会有更多的生命获救。也就是说,危重病人的意外伤害大都发生在医院外,需就地抢救。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如小于4分钟,存活率为43%一53%;8分钟时开始心肺复苏,存活率为10%;大于1o分钟则无一生还。这就需要“第一目击者”对患者进行初级救护,为抢救赢得最佳、最宝贵的时间。因此,大力普及急救知识,培养和训练更多的第一目击者,其意义不言而喻。   
   据了解,在西方发达国家,急救知识的普及率相当高,急救员在整个人群的比例是1:5。因此许多外企老板要求在自己的公司内,必须有一定比例的急救员。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目前我们一些单位的领导对普及急救知识的认识却远远不够。据北京红十字会介绍,该中心已与有关部门谈过多次,希望能在职工中普及急救知识,但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答复。原因主要有抽不出时间、缺少经费等等。
   谈到今后的普及工作,专家认为,急救普及、救护培训应是全社会的、群众性的,其目的是尽快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急救普及程度的距离。我们将把生产第一线、服务行业、公安消防、教师等人员的培训作为先期和重点,逐步实现每个居民的楼门、生产第一线的班组、易发生意外伤害的人群和相关场所的工作人员中都有红十字急救员,形成群众性“自救互救”网络。

上一篇:多数人基本不懂急救技能
下一篇: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是社会需求健康需要
 
 
友情链接: 心肺复苏模型 | 护理人模型 | 全功能护理训练模拟人 | 气管插管训练模型 | 高级分娩与母子急救模型 | 气管插管训练模型 | 人体骨骼模型 |
版权所有:上海宸博科教设备制造厂 销售热线:021-67720535 公司传真:021-67720335 沪ICP备14042759号-1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笋南路191号070室 业务手机:18918019786(程经理) 邮箱:shchenbokj@163.com 网址:https://www.chenbo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