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
多功能穿刺模拟人
目前的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功能齐全能够让学生客观评价操作技术的应用效果,做到有依据。根据指示灯的显示、数字显示、成绩打印功能等,学生可以自己分析操作技术的效果,调整操作行为,直到正确的提示灯显示为止。反复进行以增强感性认识,形成躯体感觉,由单纯的模仿动作变成自己的整体感觉。
学生在掌握操作技术后,必须强调单纯的技术掌握并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在真正的初级复苏现场,我们所关注的是复苏的效果。此时,可以向同学展示视频资料,真正体会初级复苏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复苏模型人对技术的掌握有明显的帮助,可以克服主观判断的偏差,但对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需要有老师进行引导,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目前护理技能训练模式改革的重点是突出护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教师的角色和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将教师的目标要求内化为学生主动掌握的内容。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与学生所能体会的一致,复苏模型人就是一个可以在其身上进行反复进行技能训练的模具,我们需要考虑实际操作环境下,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徒手进行心脏按压,我们注意观察什么?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抢救者观察什么?如何用肉眼观察复苏效果?通过对胸廓起伏的观察,对吹进去的潮气量能不能有一个初步评价?心脏按压的部位、按压深度、按压方法正确性等能不能用肉眼观察进行判断?笔者认为,在初步学习阶段可以借助复苏模型的指示灯显示判断操作方法的正确性,形成感性认识,后期学习阶段应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实施复苏对象进行理性分析,必要时再启用指示灯进行客观判断,这样反复进行训练,会大大提高实际训练效果,更加贴近临床实践。护士动手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手、启用的人体肌肉群、骨骼、关节、脑、眼的高度协调、统合。在真人身上实施复苏,正确性的判断有时需要主观感觉,这种感觉的正确性是需要无数次的模拟训练才能达到的,感觉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现场心肺复苏的效果,我们必须有这种感觉,才能应用到临床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