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培训模型↓
综合创伤急救护理人模型
心肺复苏模型是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必备器材, 没有模型练习, 即使是理论知识掌握的相当熟练, 也很难进行有效的操作。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教学后, 将心肺复苏模拟人模型交给学生带回家 , 并发放学习手册, 指导学生对家里人进行宣教。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家长在小孩的带动下学习, 家中的亲戚朋友在家长的推荐下学习, 而且能够用模型进行演练, 这样以一带十, 加速了全民学习心肺复苏技术的进度。全仿真模拟人的出现使培训过程丰富多彩, 生动逼真。其培训过程主要分 4 个阶段:简单理论授课, 单向操作技术训练或复习, 简单模拟训练, 高仿真模拟训练。 仿真模拟技术更能增强学员对各操作点知识的理解程度, 能够进行更长时间的记忆。
对全民进行心肺复苏术培训的目的在于保证学员能在第一现场对病人进行急救, 而在心肺复苏术的教学课程中, 对学员的评价主要来自培训师, 培训师对心肺复苏整体操作过程的评价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对非专业人员进行复苏术的培训时, 可以利用培训师与人体心肺复苏模型传感器软件客观数据记录两种评价方法, 其评价包括复苏过程的5项技术:反应评估, 打急救电话, 开放气道, 放置按压位置,按压深度。 教师单一的评价不能满足学员心肺复苏技术能力的综合评价。 培训过程的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使学员更能有效地接受操作反馈信息, 提高学员学习效率。正确的、有效的、及时的声音自动反馈系统和高标准的教师反馈能够提高儿童心肺复苏技术的掌握 程度。基于电话的急救技术快速培训的效果受到了挑战, 有必要对很多培训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 以确实提高心肺复苏术的应用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