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了最新版的心肺复苏指南。上周,小编已经对新版指南中“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BLS)”部分与2010版进行了对比,而本文将对此次指南中儿科基础及高级生命支持部分的要点进行总结。
首先是2015 AHA心肺复苏指南儿科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CPR)部分要点:
1.院外心脏骤停儿童患者的存活情况不容乐观,各年龄组存活率约为8%。
2.由于窒息性心脏骤停在儿童中更为常见,因此通气设备对儿童患者至关重要。但儿童心肺复苏中胸部按压、开放气道及人工呼吸顺序与成人治疗内容一致。
3.高质量心肺复苏(CPR)包括:
充分的胸部按压频率(100~120 bpm)及深度(胸廓前后径1/3);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次数;
避免过度通气(可见胸廓充分回弹,12~20次/分钟);
4.胸部按压/人工呼吸效果优于单纯按压,若施救者不愿进行人工呼吸,也可单纯进行胸部按压。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儿科高级生命支持的内容要点:
1.儿科院内心脏骤停存活率已增加至43%左右。
2.延长CPR并非毫无作用,接受CPR治疗35分钟以上者的存活率达12%,60%患者的神经预后有所改善。
3.心脏骤停前治疗
儿科快速反应治疗团队及儿科预警评分可降低非ICU患者及普通患者的死亡率,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这些方案可用于普通病房的高危儿童患者;
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进行输液推注治疗(剂量可达20 cc/kg),但后续推治疗注应视个体评估情况而定;
存在心脏骤停风险的急性爆发性心膜炎患者可考虑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
4.骤停期间治疗
ECMO心肺复苏(ECPR)可用于心外科诊断异常的患者,此类患者经ECPR治疗后的预后优于其他患者;
应用呼气末CO2及介入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以评估CPR治疗质量,但目前尚无具体参考值;
除颤能量:2 J/kg,4 J/kg,>4 J/kg,最大能量10 J/kg或成人剂量;
对于电击难治性室颤或无脉室速的患者,考虑胺碘酮或利多卡因治疗。
5. 骤停后治疗
恢复循环后应对患者发热(>38℃)进行治疗;
治疗低氧血症及normocapnea;
使用液体及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收缩压(至少年龄组5个百分位);
7天内使用脑电图预测神经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