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穿刺训练模型↓
中心静脉穿刺插管模型
气胸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节奏加快,交通事故增加,发生率明显增加。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用硅胶管引流,只能由外科医师操作,须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至壁层胸膜,创伤大,出血多,硅胶引流管质硬,异物感强,影响肺复张,而且,患者需要反复摄片观察肺复张情况。超声探查正常的肺组织含有大量的气体及少量的水分,当超声垂直投射入胸壁,可产生混响伪像,在胸膜下方肺组织区域内出现多条等距离平行回声线,即为A线,自胸膜发出,垂直于胸膜伸至远场的垂线,数目小于3个,即B线,并能清晰观察到随呼吸运动的胸膜滑动征象,当一侧气胸时,由于肺内气体弥漫强回声反射,胸膜滑动征象消失,A线及B线消失,实时M型超声表现为胸膜以下均一的平流层征象。超声诊断少量气胸敏感性超过普通X线片,超声引导下实时穿刺技术,可清楚显示胸膜回声,穿刺针进入胸腔有明显落空感,超声实时监视,安全,可靠,创伤及并发症明显减少,选择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可使引流管位置位于胸腔顶部,引流效果好。
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要求是“密闭、通畅/无菌”,因此一定要保证引流导管远端在水面以下,既达到密闭的目的,又不增加胸腔积气排出阻力,因此,导管在水面下2~3 cm为宜。水封瓶引流效果与胸腔内引流管与水封瓶的垂直距离有关,距离愈大,效果愈好,因此不低于60cm为宜,但水封瓶切勿高过胸腔位置,否则,水封瓶内液体返流入胸腔。
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管内液体柱波动情况,可判断引流是否通畅及胸内残腔的大小,正常液柱波动范围,平静呼吸时3~10cmH2O,深呼吸及咳嗽时幅度可增至12~16 cmH2O,液柱波动范围愈大,表明肺膨胀愈差,胸内残腔愈大,正常规律是随着肺不断膨胀,引流管内液柱波动范围要逐渐减少。肺超声可以动态观测肺复张情况,准确判断愈后及转归,减少X线摄片次数。
总之,超声引导下气胸穿刺引流简便、安全,效果确实可靠,建议在介入超声领域中推广应用。
|